绿色修复设计定义与内涵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03日 点击:[2]人次
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给出GSR的完整定义是:一种考虑到修复行为造成的所有环境影响而能够使环境效益最大化的修复行为。即在满足修复目标的同时,GSR尽可能降低修复行动的环境足迹及经济上的负面影响,正确运用有限资源来设计或选择污染修复方案,使修复行为的环境净效益最大化。美国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制定绿色可持续修复框架,迄今已经运用的比较成熟。框架下包含绿色实施计划部分,如目标制定,评价层次确立,场地概念模型的更新等,以及具体实施部分,如调查阶段准则、修复设计准则、运营维护准则等。为了评价GSR在修复工程中的贯彻与执行力度,USEPA为其定义了五大核心内容(能源、大气、水、土壤与生态系统、材料与废物):(1)最大限度的使用可再生能源来进行现场作业,并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提高能源效率,降低总能耗。(2)采用清洁、可再生和创新型的能源,或者采用先进的柴油尾气过滤技术,再或者通过减少重型机械的无效工作时间来提高其环境效益,以此来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气体的排放。(3)采取节水措施,或者设立水处理设施,实行中水回用,并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饮用水水源。如果抽取地下水作为施工用水的话要及时进行回灌,防止引起水文地质环境问题。(4)使用环境友好型的修复材料与药剂,并对其加强管理,减少废物的产生。(5)有效削减土壤与地下水中的有毒有害污染物,保护土地资源及生态系统,以实现被修复地块的社会经济再利用价值。针对这五大核心内容的应用问题,美国发布了“绿色修复标准指南”,该指南提出使用最佳管理办法(BMPs,BestManagementPractices)来综合定量评估修复工程,减少其带来的环境足迹,并对识别评估和体现BMPs的步骤,以及什么情况下BMPs被认为是最适用的进行了描述。